财经类专业,冷空气还是热气球
|
|
作者:周俊 文章来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zskstx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8-11-27 21:28:57 |
财经类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对象,近年始终呈现一派热闹的报考景象;在人才市场,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几乎占据各类排行榜前列。然而,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存在于繁华背后:供给的增速不断超过需求的增速,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,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开始走低。有考生或许会问:我们该不该“投奔”财经类专业呢?
热力指数有多高
我国入世后,随着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,财经类专业颇受考生欢迎,如今股市、基金的火热更使金融学专业成为高考生的报考热门。在“2006年高考,你准备报考什么专业”的调查中,经济学专业以23.4%的获选率排在第二位。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工部主任唐小平介绍,2006年该校有17个专业在二本招生,其中1/3是财经类专业。从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看,国际经济与贸易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物流管理四个专业的报考都十分火爆。2007年黑龙江省保送北京大学的18名考生中,十多人都想选择财经类专业。
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报考人数在不断增加,从而使财经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也随之升高,呈现不断“膨胀”之势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-2006年在北京市文科录取平均分前三名的排序中,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年都排在第一,金融学专业三年都有其名,而经济学专业也有两年进入前三甲。2007年高考的一本批次院校投档线显示,财经类院校在同一区域的高校中均处于领先地位。如上海财经大学的投档线以647分位居上海高校第三,仅次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;中央财经大学的投档线以632分在北京高校中名列第五;东北财经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的投档线均在610分以上,与同类地区的其他高校相比,可谓一枝独秀。“财经热”的势头在二本批次院校也得以体现。如上海金融学院、天津财经大学的投档线均超过一本,南京财经大学、南京审计学院在南京高校中也处于领头羊位置。
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很多财经类专业对基础知识的要求都越来越高。有些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,如经济学、金融工程、保险学、经济信息管理等;有些专业则对英语要求较高,如国际经济与贸易、外贸英语等。因此在招生过程中,一些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对考生的单科成绩、外语口试成绩等有特殊要求。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要求考生无论报考该校哪一专业,都需参加省招办组织的英语口试,对单科成绩没有要求,但在同等分数情况下会参考数学和英语成绩;南京财经大学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在110分以上。类似这样的录取规定,都是考生在报考前应了解清楚的。2007年湖北省的一名高分考生报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专业,若单纯按成绩录取,该考生完全够线,但最终却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失之交臂。原来这位考生没有参加当地组织的英语口试,档案中没有相关成绩。
上升空间有多大
上世纪90年代,财经类专业毕业生曾异常抢手,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几大银行接收应届毕业生总量达数千人,从而形成了财经类专业的鼎盛时期。财经类专业人才最热时有的专业需求比高达30∶1乃至40∶1,正因如此,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此类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。据统计,全国600余所本科院校中,开设财经类专业的就有约500所。上世纪 [1] [2] [3] 下一页
|
|
文章录入:wenwenxing 责任编辑:alittleyu |
|
上一篇文章: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考研复习 下一篇文章: 舶来专业大搜查 |
【字体:小 大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